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系
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
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电源
的要求更加灵活多样。电子设
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
效率为发展方向。传统的
晶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连续
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传
统稳压电源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已
有大量集成化的线性稳压电源模块,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使用可靠等特点。但其通
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和隔离之用,滤波器
的体积和重量也很大。而调整
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
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
极与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另外,由于调
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
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于是它
很难满足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从而促成了高效率、体积小、重量轻
的开关电源的迅速发展。
开关型
稳压电源就是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通过控
制开关的占空比调整输出电压。以功率晶体管(GTR)为例,当开关管饱和导通时,集电极
和发射极两端的压降接近零,在开关管截止时,其集电极电流为零,所以其功耗小,效率可高达70%~95%。而功耗小,散热器也随之减小,同时开
关型稳压电源直接对电网电压进行整流滤波调整,然后由
开关调整管进行稳压,不需要电源变压器;此外,开关工
作频率在几十千赫,滤波电容器、电感器数值较小。因此开
关电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另外,由于功耗小,机内温升低,从而提
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其
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一般串
联稳压电源允许电网波动范围为220V+10%,而开关
型稳压电源在电网电压从110V~260V范围内变化时,都可获
得稳定的输出电压。
直流稳
定电源按习惯可分为化学电源,线性稳
定电源和开关型稳定电源,它们又
分别具有各种不同类型:
化学电源
我们平
常所用的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锂离子
电池均属于这一类,各有其优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智能化电池;在充电电池材料方面,美国研制 员发现
锰的一种碘化物,用它可以制造出便宜、小巧、放电时间 ,多次充
电后仍保持性能良好的环保型充电电池。
线性稳定电源
线性稳
定电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功率器件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区,靠调整
管之间的电压降来稳定输出。由于调
整管静态损耗大,需要安
装一个很大的散热器给它散热。而且由
于变压器工作在工频(50Hz)上,所以重量较大。
该类电
源优点是稳定性高,纹波小,可靠性高,易做成多路,输出连续可调的成品。缺点是体积大、较笨重、效率相对较低。这类稳
定电源又有很多种,从输出
性质可分为稳压电源和稳流电源及集稳压、稳流于
一身的稳压稳流(双稳)电源。从输出
值来看可分定点输出电源、波段开
关调整式和电位器连续可调式几种。从输出
指示上可分指针指示型和数字显示式型等等。
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
与线性
稳压电源不同的一类稳电源就是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它的电
路型式主要有单端反激式,单端正激式、半桥式、推挽式和全桥式。它和线
性电源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变压器不工作在工频而是工作在几十千赫兹到几兆赫兹。功能管
不是工作在饱和及截止区即开关状态;开关电源因此而得名。
开关电
源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稳定可靠;缺点相
对于线性电源来说纹波较大(一般≤1%VO(P-P),好的可做到十几mV(P-P)或更小)。它的功率可自几瓦-几千瓦均有产品。价位为3元-十几万元/瓦,下面就
一般习惯分类介绍几种开关电源:
1 AC/DC电源
该类电
源也称一次电源,它自电网取得能量,经过高
压整流滤波得到一个直流高压,供DC/DC变换器
在输出端获得一个或几个稳定的直流电压,功率从几瓦-几千瓦均有产品,用于不同场合。属此类
产品的规格型号繁多,据用户
需要而定通信电源中的一次电源(AC220输入,DC48V或24V输出)也属此类.
② DC/DC电源
在通信
系统中也称二次电源,它是由
一次电源或直流电池组提供一个直流输入电压,经DC/DC变换以
后在输出端获一个或几个直流电压。
③ 通信电源
通信电
源其实质上就是DC/DC变换器式电源,只是它一般以直流-48V或-24V供电,并用后备电池作DC供电的备份,将DC的供电
电压变换成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它又分中央供电、分层供
电和单板供电三种,以后者可靠性最高。
④ 电台电源
电台电源输入AC220V/110V,输出DC13.8V,功率由
所供电台功率而定,几安几百安均有产品.为防止AC电网断
电影响电台工作,而需要
有电池组作为备份,所以此
类电源除输出一个13.8V直流电压外,还具有
对电池充电自动转换功能。
⑤ 模块电源
随着科
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电源可靠性、容量/体积比要求越来越高,模块电
源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它工作频率高、体积小、可靠性高,便于安装和组合扩容,所以越
来越被广泛采用。目前,目前国
内虽有相应模块生产,但因生
产工艺未能赶上国际水平,故障率较高。
DC/DC模块电
源目前虽然成本较高,但从产
品的漫长的应用周期的整体成本来看,特别是
因系统故障而导致的高昂的维修成本及商誉损失来看,选用该
电源模块还是合算合算的,在此还
值得一提的是罗氏变换器电路,它的突
出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效率高和输出电压、电流的
纹波值接近于零。
⑥ 特种电源
高电压小电流电源、大电流电源、400Hz输入的AC/DC电源等,可归于此类,可根据特殊需要选用。开关电
源的价位一般在2-8元/瓦特殊
小功率和大功率电源价格稍高,可达11-13元/瓦。
电源,用通常理解的话说:是一种
可以为我们电子电器提供合适电压,电流,波形与
频率的转换装置!比如:直流电源,可以理解为频率为零,波形为直线的电源。交流电源,可以理
解为电压交替变换(正负在两电极间转换),有频率,波形的电源!不管哪一种电源,我们都
可以用微分积分数学把它在任一点时间内的值求解,且有唯一解!比如:方波,是有无
数量级的正弦波组成,因此,方波可
以分解为奇次谐波与牛次谐波!我们一般取值3次谐波
就可以满足要求!占功率
最大部分是基波。
由于我
们现在的电源采用的变压器基本上为高频磁心,所以场
效应管就成为主要的功率器件!大家都明白,场管是
工作在开关状态的,所以以它作为功率管,电源输
出的都是脉冲方波,因此场
管为功率的电源都带有很大份量的谐波与基波!对于场
管为开关功率管的电源,还要明白的就是:场管所生产的损耗90%是在开
通志关断的时间内生产的,因为开
通与关断时间内都有一个很大的瞬间电阻!所以解
决开关电源问题,其实主
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减小开通,关断损耗,对于谐波,我们可
以通过滤波器来解决!我们还
有一点要明白的就是:场管对
瞬间变化的电压很敏感,所以给
它供电的电源必须电压要稳定!最后要明白的就是:它的栅极电阻很大,一点点
电压就可以让其开通,基本上不要求有电流。所以场
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元件。
通过上述,我们明白到:要使用好场管:
1、供电电压要稳定。
2、控制好开通,关断损耗。
3、适当降低栅极电阻,防止误导通。
4、要有低
通放电电路与速充电电路,因为场
管是栅极有电容,其电容充电要快,放电也要快!所以要用图腾柱电路。
我们要
设计一款好电源程:
第一:确定你
的电源功率与输入电压。由电源
功率选择开关管的开关电流,变压器体积,输入电
压确定开关管的耐压与变压器输入圈数。
第二 :不管何种电压,电源功率,用到场
管都要有低通放电与速充电电路。
第三:变压器要有吸收电路,把谐波吸收。
第四:场管栅
极内阻要用电阻接地拉低。
第五:要选择
合适的开关频率,保证静
太损耗最小的同时,场管转换效率最高。
第六:对于输入电压超过75V时,要考滤
谐振电路作为负助功能电路。
第七:功率过大时,要考滤PFC电路接入设计中。
第八:驱动信号要稳定!且要有5V以上。
1、直流系
统改造的目的和必要性
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事故照
明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采取直流电源,所以直
流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变电站
的直流系统被人们称为变电站的“心脏”,可见它
在变电站中是多么的重要。煤气化
公司的供电系统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因受当
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陆续建
起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设备有的为硅整流电容补偿直流电源,有的为
带有铅酸蓄电池的KGCA-50/98~360、KGCFA-75/200~360型硅整流直流电源,有的为BZGN-20/220型镉镍电池直流屏。部分投运较早、运行时
间较长的变电站直流设备老化严重,给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
行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某35 kV变电站
就曾因直流系统故障,造成越级跳闸,导致全
站失电的恶性事故。其它各
站虽未发生大的事故,总因直
流系统经常发生问题,缺陷较多,有的缺陷无法处理,致使直
流系统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导致给
用户无法正常供电。
随着电
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
电网的供电质量,使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并实现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从而对
电力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一控制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原来
的直流设备均采取传统的相控电源,效率低、纹波系数大,在电磁辐射、热辐射、噪声等
方面都不尽人意。另外,监控系统不完善,采取1+1备份方式,对二次
电路越来越先进的仪器仪表、控制、自动化
设备很难满足其技术要求。此外由
于相控电源浮充电压易波动,会出现
蓄电池脉动充放电现象,对免维
护蓄电池损害极大,影响电池寿命。加之其
它设备改造和新设备的投入,原来的
相控电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原油田电力系统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造更换,才能保
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而智能
高频开关电源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技术指标优越,模块化设计,N+1热备份方式,便于“四遥”等优点,已在诸
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
煤气化供电设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的目标,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在近几
年的变电站改造中直流系统设备采用目前先进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2、智能高
频开关电源系统的性能特点
为了保
证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质量,我们组
织了多名技术人员对多个生产厂家进行了考察,了解厂家的生产工艺、规模和
实验测试手段等情况,经过“货比三家”后,技术改造决定使用GZDW-200/220型操作电源。它是专
为电力系统研制开发的新型“四遥”高频开关电源,采取高频软开关技术,模块化设计,输出标称电压为220 V,配有标准RS-232接口,易于与
自动化系统对接,适用于各类变电站、发电厂和水电站使用。此设备
有下列性能特点:
(1)模块化设计,N+1热备,可平滑扩容。
(2)监控功能完善,高智能化,采取大
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声光告警。
(3)监控系统配有标准RS-232接口,方便接入自动化系统,实施“四遥”及无人值守。
(4)对蓄电
池自动管理及自动维护保养,实时监
测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充、放电电流,自动控制均、浮充以
及定期维护性均充。
(5)具有电
池温度补偿功能。
(6)模块可带电插拔,更换安全方便。
(7)降压方
式采取新型高频软开关无级双向调压,摒弃传
统硅堆降压方式,输出电压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
(8)采用最
新软开关电源技术,采用进口器件。
3、智能高
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智能高
频开关电源系统由交流配电,绝缘检测,监控模块、整流模块、调压模块,直流馈电等组成。系统工
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交流配
电为系统提供三相交流电源,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及接触器状态;判断交
流输入是否满足系统要求,在交流输人出现过压、欠压、不平衡
时自动切断有故障的一路,并切换到另一路供电,系统发出声光告警。装有每相通流量40 kA、响应速度为25 μs的三相避雷器,能有效
地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绝缘监
测采用进口非接触式直流微电流传感器,利用正
负母线对地的接地电阻产生的漏电流,来测量
母线对地的接地电阻大小,从而判
断母线的接地故障。这一技
术无须在母线上叠加任何信号,对直流
母线供电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彻底根
除由直流母线对地电容所引起的误判和漏判,对于微
机接地监测技术是一重要突破。
监控模
块是整个直流系统的控制、管理核心,其主要
任务是对系统中各功能单元和蓄电池进行长期自动监测,获取系
统中的各种运行参数和状态,根据测
量数据及运行状态实时进行处理,并以此
为依据对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电
源系统的全自动精确管理,从而提
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 “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配有标准RS-232接口,方便纳
入电站自动化系统。
整流模块为合闸母线、控制母
线提供正常的负荷电流,本身具有LCD汉字显示、操作键盘,模块工
作状态和工作参数一目了然,可以带电插拔,具有软件较准,自主均流、ZVS软开关技术。
调压模
块无论合闸母线电压如何变化,输出电
压都被稳定控制在220(1土0.5%)V,具有带电拔插技术、软开关
技术和双向调压特性。
直流馈
电设有控制输出、合闸输出、电池输入、闪光、事故照明、48 V电源输出等。控制母
线有三种途径供电,确保控
制母线供电安全可靠。配有智
能直流监控单元,可测量母线电压、电流及开关状态等。
电池巡
检仪对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将信息
及时反馈到监控模块。
蓄电池全密闭、免维护、无污染、无腐蚀,任何方向可放置使用,使用温度范围宽(-40℃~60℃);深放电至零伏,24 h内充电可恢复;可大电流放电,起动电流大,自放电率极低,具有安
全防爆排气系统,是理想的操作、控制不问断电源。
电力逆
变电源是一种能够将DC12V直流电
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AC22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是一种
方便的电源转换器。
电力逆
变电源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可用
于各类交通工具,如汽车、各类舰船以及飞行器,在太阳
能及风能发电领域,逆变器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控
制系统的可靠程度是电力系统和设备可靠、高效运行的保证,而电力
控制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电源。电力系
统中为保证变电所的诸如后台机、分站RTU、通讯设
备等能在交流电源停电后不间断工作,工程做法一般采用UPS电源作
为主要解决方案,但UPS电源存在容量小、价格贵、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等不足,因此综
合自动化变电所中可采用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下面简称电力逆变器)来代替常规不间断UPS电源,其优点如下:
1.降低了
电力逆变器系统运行维护费用
现运行
的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一般设后台监控微机,通讯设
备大多为微波及光纤机等,此类监
控和通讯设备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要做到不间断供电,以满足四遥要求,不同的
设备须单独装设不间断电源(UPS)和蓄电池组。而变电
所中装设逆变电源可直接利用所用直流电源系统的大容量蓄电池提供交流电源,比UPS供电方
案节约了投资费用,避免了
蓄电池组的重复投资,减少了维护工作量,降低了运行成本。
2.提高了
电力逆变器供电可靠性
变电所
中装设的直流电源系统,可靠性高、寿命长,因此采用直流动力+逆变器方案,利用所
用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控功能和逆变器的通讯功能可远方实时监视逆变电源的运行状态,解决了常规UPS电源的蓄电池容量小、无监控,容易出
现蓄电池损坏又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由于变
电所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的大容量,电网断
电后護膚品不间断供电时间大大延长,真正起
到了保安电源的作用,提高了其供电可靠性。
3.提高了
电力逆变器供电的安全性
电力逆
变器是新一代的DC/AC电源产品,输入为220V直流电,输出为220V、50Hz正弦波交流电,输入输
出端完全与市电隔离,避免了
市电波动对负载的影响,完全满足变电所分站RTU、通讯设
备和微机等设备对工作电源的要求,而完全与市电隔离,还可避
免雷电等过电压造成的电源板烧毁事故,提高了负载的安全性。
由于新一代DC/AC电力逆
变器的超隔离输出,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强大的通讯功能,在农村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采用直流动力+逆变器方案,具有较
好的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真正实
现无人值守对设备工作电源的监控要求。
一:UPS 常用电池的种类,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不同种
类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在UPS应用中
的电池共有三种:包括开
放型液体铅酸电池,免维护电池,镍铬电池。现UPS厂家所
配的电池一般为免维护电池,下面以
免维护电池为主介绍三种电池的特点:
1:开放型液体铅酸电池:此类电
池按结构可分为8-10年,15-20年寿命两种。由于此
电池硫酸电解会产生腐蚀性气体,此类电
池必须安装在通风并远离精密电子设备的房间,且电池
房应铺设防腐蚀瓷砖。
由于蒸发的原因,开放电
池需定期测量比重,加酸加水。此电池
可忍受高温高压和深放电。电池房
应禁烟并用开放型电池架。
此电池
充电后不能运输,因而必
须在现场安装后充电初充电一般需55-90小时。正常每节电压为2V,初充电电压为2.6-2.7v。
2:免维护电池:又名阀
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使用
和维护中需遵循下列原则:
a:密封电
池可允许的运行范围为15度-50度 ,但5度-35度之内
使用可延长电池寿命。在零下15度以下
电池化学成分将发生变化而不能充电。在20度到25度范围
内使用将获得最高寿命.电池在
低温运行将获得长寿命但较低容量,在高温
运行将获得较高容量但短寿命。
b :电池寿
命和温度的关系可参考如下规则,温度超过摄氏25度后,每高8.3度电池寿命将减一半。
c:免维护
电池的设计浮充电压为2.3V /节。12V的电池为13.8V。CSB公司建议每节2.25-2.3V。在120节电池串联的情况下,温度高于摄氏25度后,温度每
升高一度浮充电压应下调3MV。同样温
度每升高一度为避免充电不足电压应上调3MV。放电终
止电压在满负荷(<30分钟)情况下为1.67V每节。在低放电率情况下(小电流长时间放电)要升高至1.7V-1.8V每节,APC SYMMETRA可根据
负载量调节充电电压。
d:放电结束后电池若在72小时内没有再次充电。硫酸盐
将附着在极板上绝缘充电,而损坏电池。
e:电池在浮充或均充时,电池内
部产生的气体在负极板电解成水,从而保
持电池的容量且不必外加水。但电池
极板的腐蚀将减低电池容量。
f:电池隔
板寿命在环境温度为30-40度时仅为5-6个月。长时间存放的电池每6个月必须充电一次。电池必须存放在干燥 凉爽的环境。在20度的环
境下免维护电池的自放电率为3-4%每个月,并随温度变化。
g:免维护
电池都配有安全阀,当电池
内部气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安全阀可自动排除过剩气体,在内部
气压恢复时安全阀会自动恢复。
h:电池的周期寿命(充放电次数寿命)取决于放电率,放电深度,和恢复性充电的方式, 其中最
重要的因素是放电深度。在放电
率和时间一定时,放电深度越浅,电池周期寿命越长。免维护电池在25度100%深放电
情况下周期寿命约为200次。
i:电池在
到达寿命时表现为容量衰减,内部短路,外壳变形,极板腐蚀,开路电压降低。
j:IEEE定义电
池寿命结束为容量不足标称容量AH的80%。标称容
量和实际后备时间非线性关系,容量减低20%相应后
备时间会减低很多。一些UPS 厂家定
义电池的寿命终止为容量降至标称容量的50-60%。
k:绝对禁
止不同容量和不同厂家的电池混用,否则会降低电池寿命。
l:若两组电池并联使用,应保证电池连线,汇流排阻抗相同。
m:免维护
电池意味着可以不用加液,但定期
检查外壳有无裂缝,电解液
有无渗漏等仍为必要的。
3:镍铬电池:此类电
池不同于铅酸电池,电解时
产生氢和氧而不产生腐蚀性气体,因而可
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旁边。且水的消耗很少,一般不需维护。正常寿命为20-25年。远比前
面提到的电池昂贵。初始安
装的费用约为铅酸电池的三倍。并不会
因环境温度高而影响电池寿命,也不会
因环境温度低而影响电池容量。一般每节电压为1.2V,UPS因应用
此类电池需设计较高的充电器电压。
二:优点和缺点
1开放型铅酸电池:
优点:投资较少,寿命较免维护电池长,对温度要求较低。
缺点:维护较复杂,需专门的电池间,有腐蚀性气体排出,必须现场初充电50-90小时,需专人维护。
2:免维护电池:
优点:不需加液等维护,可在满充状态下运输,不需专人维护。
缺点:不及时
恢复性充电会损害电池,对温度较敏感,寿命较短,比铅酸电池贵。
3:镍铬电池:
优点:维护要求较低,寿命较长,对温度不敏感,无有害气体排放。
缺点:三种电池中最贵。
三:UPS常用电池
现计算
机中心一般多数选用免维护电池,维护较方便,但也需进行下列工作:
1:每三到
四个月要放电一次,以防极板氧化。
2: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0-25度。
3:连接不能过紧和过松,需经常检查。
4:使用三
年后需及时检查更换。
社会在进步,应用技术在发展,一切都在变。通信电
源技术应用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在广州
邮科电源认真按照《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付诸实施当中,发现许
多需求因素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引
起对通信电源技术应用的高度重视。
现状分析
综合、大型通
信机楼供电容量急剧增大,供电系统趋向庞大、复杂化。
过去,在一个供电系统中,配置2-3台变压器,已算大系统了,而今,一个机房、一种业
务其用电量独占一台变压器、独配一套发电机组,已屡见不鲜,已有配置12台变压器,配置6台发电
机组的供电系统。而今,一个通
信机楼用电已达16000KVA,已有两个高压供电系统单独供电,大有突破之势。负荷需求急剧增加,势必对原供电系统造成安全威胁,扩容方案如何制定、如何实施?自备电源承载能力如何配置?如何确保庞大供电系统安全操作、运行,都是发展中的变化因素。
单一直流供电模式向直流、交流(UPS)两种供电模式发展。
在1990年前,通信设备以使用直流电源为主,很少使用交流。2000年以后,互联网技术应用发展迅猛,IDC业务的发展,大容量数据通信系统似雨后春笋般出现,使用交流电源的服务器、路由器大量增加,造成交流供电(UPS)迅猛发展,交流(UPS)供电模式已由过去的弱势转变为强势。一个非通信供电模式,在突变的形势下,堂而皇之地进入通信专用供电行列,势不可挡,大有激增之势。尽管如此,在通信行业中仍是使用直流电源为主,约占97%,交流(UPS)供电系统只占3%,但是交流(UPS)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令人十分担忧。
交流(UPS)供电单系统容量远大于直流系统。
UPS大系统容量已有超过1200KVA,(3+1)供电系统其单机容量达400KVA,在非通信环境应用中,(1+1)供电系统其单机容量有大于600KVA的。UPS系统容量过大,承担的供电安全责任也大,一旦出现系统供电故障,其影响面是非常大的,甚至比市电大面积停电的影响还大。这也与我们过去所倡导的直流系统、分散供电方式是相悖的,俗语道:鸡蛋不要放置在一个篮子里。如果UPS系统容量设置合理,器件、线材选择难度小,施工难度小,其应急预案好制定及可实施性强,相关资源也将会得到很好的利用。UPS系统容量设置多大为宜,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重要、局部环境中,空调用电已占50%-60%,专用空调用电等级由B类向A类逼近。
由于大型IDC机房的耗电剧增,迫使机房温度保障要求趋严,专用服务器、路由器耐温特性差,大于30分钟的专用空调系统关停,将会使机房温度急剧上升,会造成通信设备损毁、通信系统瘫痪,严格的温控需求将不准许专用空调用电有较长时间中断,迫使自备电源的响应时间、承载能力全面提升。现实的通信枢纽楼、重要的通信局点其自备发电机组的发电响应时间在5-10分钟内为好,而且要能承载通信设备和空调设备用电。停电后自发电的切换操作将是一件极不简单的事情,容不得丝毫差错。
以上变化要充分认识、了解,并做好相应对策。
目前,模块化交流(UPS)供电技术受到关注,广州邮科电源正抓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UPS交流系统正处在发展应用时期,使用量急剧增加,仅中国电信2006年UPS系统数就比2005年增加了79%,全网已有近3000套设备在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设备工作在1+0状态,此时,模块化交流(UPS)供电将发挥很好优势(模块数不大于6个较适合)。中国电信已对其使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技术支撑部门已作了部分产品的电器性能测试,也在部分地点进行实用检验。一旦模块化交流(UPS)供电技术趋近于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将会大量使用,分散供电方式、模块化交流(UPS)供电系统将会逐步取代臃肿庞大的(N+1)交流(UPS)供电系统。
在通信领域中使用高压直流供电技术的研究正在兴起。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使得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各种设备或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各种设备或系统的重要部分——开关电源,既是骚扰源,同时又是被干扰者。大功率开关电源往往是骚扰源。各种开关电源在工作时,往往要产生一些有用或无用的电磁能量,这些电磁能量会影响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电磁骚扰。电磁骚扰有可能使开关电源的工作性能下降,甚至使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缩短,或根本无法正常工作。可见,电磁兼容性设计在开关电源中是非常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在开关电源中,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目的是使开关电源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电磁兼容,其要求是使开关电源满足有关EMC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如下两方面的能力:①能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不出现性能下降或故障;②对电磁环境无污染。
1 关于电磁兼容的几个重要概念
1.1 电磁环境
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是指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可能遇到的辐射或传导电磁发射电平在不同频率范围内功率和时间的分布。
1.2 电磁骚扰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是指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电磁骚扰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外界因素,也可能是本身的变化。
电磁骚扰根据其来源,可分为自然骚扰和人为骚扰两大类。自然骚扰以其发生源不可控为特点,例如电子噪声、天电噪声、地球外噪声、沉积静电等。人为骚扰以其发生源可知并且可控为特点。例如:高频及微波设备、高压设备、开关设备、火花设备、核电磁脉冲等。
1.3 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写为EMI)是指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电磁干扰是电磁骚扰的后果,引起电磁干扰的可能是另一设备或系统的有用电磁信号,也可能是某种电磁噪声。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简写为EMC)是指器件、设备或系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不对其环境产生任何难以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按上述定义,电磁兼容性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4.1 设备或系统应具有抵抗给定电磁骚扰的能力
即它应不会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设备或系统发射的电磁骚扰而产生不允许的工作性能下降。
1.4.2 设备或系统不产生超过规定限度的电磁骚扰
即它不会产生使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设备或系统出现超过规定限度的工作性能降低的电磁骚扰。
2 电磁骚扰传播的一般途径
从干扰源把电磁能量传到干扰对象有两种方式:传导方式和辐射方式。从接收器的角度看,耦合可分为两类: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传导耦合又分为直接传导耦合、公共阻抗耦合和转移阻抗耦合,辐射耦合又分为场(天线)对天线耦合、场对电缆耦合和电缆对电缆的耦合。
在实际情况中,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在金属传导线中传导的电流很大时,辐射也会很严重。
3 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根据电磁骚扰的传播途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包括:完善电路设计、接地设计、滤波设计、屏蔽设计。
3.1 完善电路设计
所选择开关电源电路拓扑不宜产生过高的电压和过大的电流,以避免高电压电场干扰和大电流磁场干扰。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放大器的频带尽量窄,使其不易受干扰。适当增加缓冲电路。
印刷电路板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高、中、低速逻辑电路同时应用时,高速应设计在电路板的入口处;②信号入口加RC去耦滤波,消除长线传输干扰;③ 电路中的电流环路应保持最小;④信号线和回线应尽可能接近;⑤使用较大的地平面以减小地线阻抗;⑥电源线和地线应相互接近;⑦在多层电路板中,应把电源面和地平面分开;⑧圆弧布线,不突变;⑨尽量缩短连线;⑩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分开,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开。
3.2 接地设计
接地是开关电源设备抑制电磁噪声的重要方法。
接地的作用:①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若不与大地相接,易受地电容的干扰; ②泄放静电感应在机箱上的静电,避免高压放电;③操作安全。
不考虑安全接地,仅从电路参考点的角度考虑,接地可分为悬浮地、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
悬浮地:使开关电源中的参考地与机壳隔离,可以避免机壳中的干扰电流直接耦合到电源电路中。当浮地系统靠近高压时,可能堆积静电荷,形成危害,或引起静电放电,形成干扰电流。在雷电环境下,在机箱和单元电路间产生电弧。所以开关电源中不宜采用悬浮地。单点接地:又分为单点串联接地和单点并联接地。单点串联接地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其缺点是各电路会通过接地线,相互影响。在采用这种接地方式时必须注意把最高电平电路放在最靠近接地点的A处,以使B点和C点的电位升高最小。相对单点串联接地,单点并联接地无公共地阻抗干扰,但地线数量多,在高频(MHz 以上)时效果差。
多点接地:各接地点就近接地,其优点是:接线简单,引线短,高频驻波现象显著减少。其缺点是:接地阻抗随频率升高而增大。
混合接地: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仅通过一种简单的接地方式来解决,而是常常采用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组合成混合接地。
3.3 滤波设计
滤波是消除干扰经常采用的措施。在设计和选用滤波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明确工作频率和所要抑制的干扰频率,如两者非常接近,则需要应用频率特性非常陡峭的滤波器,才能把两种频率分开;②保证滤波器在高压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工作;③滤波器连续通以最大额定电流时,其温升要低,以保证在该额定电流连续工作时,不破坏滤波器中器件的工作性能;④为使工作时的滤波器频率特性与设计值相符合,要求与它连接的信号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的数值等于设计时的规定值;⑤ 滤波器必须具有屏蔽结构,屏蔽箱盖和本体要有良好的电接触,滤波器的电容引线应尽量短,最好选用低引线短电感的穿心电容。
安装滤波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源线路滤波器应安装在离设备电源入口尽量靠近的地方,不要让未经过滤波器的电源线在设备框内迂回;②滤波器中的电容器引线应尽可能短,以免因引线感抗和容抗在较低频率上谐振;③滤波器的接地导线上有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会引起附加的电磁辐射,故应对滤波器元件本身进行良好的屏蔽和接地处理;④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线不能交叉,否则会因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电容耦合通路引起串扰,从而降低滤波特性,通常的办法是输入和输出端之间加隔板或屏蔽层。
3.4 屏蔽设计
屏蔽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内部辐射的电磁能量泄漏出该内部区域,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干扰进入该内部区域。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流的反射、吸收和引导作用,而这些作用是与屏蔽结构表面上和屏蔽体内感生的电荷、电流与极化现象密切相关的。
屏蔽体的设计原则:①首先确定电磁环境,包括电磁场的类型、场的强度、频率及屏蔽体至源的距离等;②确定接收机的敏感度以及对屏蔽体的屏蔽要求;③根据电磁屏蔽的要求及电磁场的性质,适当选择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和厚度;④在确定屏蔽材料之后,进行屏蔽结构的设计,对于电场屏蔽主要选择高电导率材料 (如铜),对于磁场屏蔽,特别是低频磁场屏蔽;主要选择铁或其他高磁导率材料。若达不到要求,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增大厚度的办法;⑤如果单层屏蔽不能满足屏蔽要求,可用双层以上的屏蔽,以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 ⑥当屏蔽室需要透明时,可采用金属网屏蔽,金属网屏蔽的效能显然比不上金属实壁屏蔽体,所以一般采用双层屏蔽;⑦对于通风孔、探测器的开口屏蔽壳体、电缆进出口接插件等开口处均按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1、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通信电源系统在行业内已经按照几个部分划分,主要由交流配电、直流配电、整流单元、监控单元、电池等,而往往交流配电、直流配电、整流单元、监控单元几个部分同处于一个机柜系统中,电池另外安装在电池架中与机柜系统同处于一个机房里面,但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影响着通信电源的结构组成,其中之一就是机房的占地面积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希望电源系统(包括电池)占地面积越来越小,主要是机房租金很高,用户需要承受很高的费用,整个运营成本非常高,因此要求减少通信设备的占地面积,特别是动力设备的占地面积,通常动力设备体积比较大,减少体积和系统容量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通常用户要求系统在200A以下的需要一体化系统,就是说交流配电、直流配电、整流单元、监控单元、电池等需要处于一个机柜中,而且机柜中大部分空间用于放置12V多节电池,一般要求1到4组48V电池,每组4节,每节12V,每一组的容量在150AH以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体化电源。一体化电源要求的配电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满足一定的需求即可。
国内市场这方面的需求还不是很强烈,只是少数用户有这种要求,将来也许会提出,目前为止主要有山西电力用户、上海联通用户,用户要求内置电池一般是一组,容量在150AH以下,国际上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多,当前主要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土耳其等欧洲国家、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要求内置一般都是3-4组,每组容量为150AH,这种需求在国际上很普遍,今后几年会有更大的需求。
2、传统通信电源系统组成
通信基础电源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通信电源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蓄电池组、监控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通信电源已经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结构,方案比较成熟,只是局部在不断的发展而已,对通信电源系统的要求是:防雷措施要求完善,设备允许的交流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大,通信电源总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高效率、高频化、模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配电、整流单元、工艺结构、监控单元等几个部分组成,中兴电源产品各个组成部分:
配电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相对成熟的方案,结合工程使用情况,在防雷保护方面,在系统上进行保护改进试验,系统级进行C、D两级交流防雷设计,C、D级防雷之间设计了合理退耦并在现有产品上实施; 同时在直流侧防雷方面也做了不少试验并获得应用;交流配电、直流配电在配置方面更具有灵活性。
工艺结构方面,系统中部分单元已经实现模块化,模块在系统中可以容易上下移动,灵活移动位置;系统机柜设计成通用部件,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借用,系统外观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标牌识别不同。
整流器整体体积和第三代产品相比已经缩小很多,功率密度很高,而且ZXD1500(V4)和ZXD2400(V4)的结构尺寸完全一样,可以同时处于一个系统之中,同一个系统在结构件不用变动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整流器即可以升级成另外一种电源系统,兼容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监控单元完全以AVR单片机为主CPU进行设计,其它CPU逐步退出,其它硬件方面的技术基本上一直采用最成熟的技术,采用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标准电路和标准模块,一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在新电路的尝试方面还比较少。软件方面的技术升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可以保存历史告警、操作记录;软件可以在线、远程下载;告警可以设置重要告警、次要告警等。
特种电源即特殊种类的电源。所谓特殊主要是由于衡量电源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同于常用的电源,其主要是输出电压特别高,输出电流特别大,或者对稳定度、动态响应及纹波要求特别高,或者要求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是脉冲或其它一些要求。这就使得在设计及生产此类电源时有比普通电源有更特殊甚至更严格的要求。特种电源一般是为特殊负载或场合要求而设计的,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电镀电解、阳极氧化、感应加热、医疗设备、电力操作、电力试验、环保除尘、空气净化、食品灭菌、激光红外、光电显示等。而在国防及军事上,特种电源更有普通电源不可取代的用途,主要用于:雷达导航、高能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及核技术研究等。
特种电源的几种类型
1)雷达发射机用的高压电源
在现代雷达发射机中,用行波管(TWT)作为微波功率放大器件占有很大的比例,作为高功率部分,它的可靠性与技术指标如何,对雷达发射机乃至整个雷达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支撑着行波管的高压电源(系统)更显得至为重要。开关电源技术作为一种高频、高效电力电子技术,随着电子元器件、产品的不断更新,大功率器件的更新换代,大功率开关电源技术得到了发展。本文所介绍的雷达行波管用高压开关电源,可采用全桥谐振PWM调制方式,大功率开关器件采用先进的IGBT模块及先进可靠的驱动电路,使得电源的整体性能良好,稳定度好,并且具有各种保护功能。
电源电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电网滤波器,(2)整流滤波,(3)全桥变换器,(4)高压变压器,(5)高压整流滤波,(6)脉宽调制与控制电路,(7)驱动电路,(8)保护电路等。
工作原理:将50Hz三相380V通过电网滤波器,经整流及滤波得到500多伏的直流电压,供给串联谐振变换器。由于本电源输出高达20kV,为了减轻变压器的设计难度以及减小高压整流二极管的耐压值、提高电源的可靠性,我们采用变压器两个次级分别全桥整流,然后叠加输出。全桥变换器由四个IGBT、一个高频变压器及整流电路组成。控制电路提供两对彼此绝缘、相位相差180°的脉冲输入到IGBT驱动电路,控制IGBT的通断。将直流电压变换成为交变的20kHz脉冲电压,经变压器及全桥整流和滤波电路,得到几十kV的电压。
2)电子束焊机用大功率高压电源
电子束焊接因具有不用焊条、不易氧化、工艺重复性好及热变形量小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国防及军工、汽车和电气电工仪表等众多行业。电子束焊接的基本原理是电子枪中的阴极由于直接或间接加热而发射电子,该电子在高压静电场的加速下通过电磁场的聚焦就可以形成能量密度极高的电子束,用此电子束去轰击工件,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量,使焊接处工件熔化,形成熔池,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焊接。
高压电源是设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主要为电子枪提供加速电压,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电子束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电子束焊机用高压电源与其它类型的高压电源相比,具有不同的技术特性,技术要求主要为纹波系数和稳定度,纹波系数要求小于1%,稳定度为±1%,甚至纹波系数小于0.5%,稳定度为±0.5%,同时重复性要求小于0.5%。以上要求均根据电子束斑和焊接工艺所决定。电子束焊机用高压电源的操作是必须与有关系统进行连锁保护,主要有真空连锁、阴极连锁、闸阀连锁、聚焦连锁等,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高压电源必须符合EMC标准,具有软起动功能,防止突然合闸对电源的冲击。
反激式开关电源分为,隔离与非隔离两种形式。
隔离电源按照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正激式和反激式。
正激式指在变压器原边导通同时副边感应出对应电压输出到负载,能量通过变压器直接传递。按规格又可分为常规正激,包括单管正激,双管正 激。半桥、桥式电路都属于正激电路。
反激式指在变压器原边导通时副边截止,变压器储能。原边截止时,副边导通,能量释放到负载的工作状态,一般常规反激式电源单管多,双管的不常见。
正激和反激电路各有其特点,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为达到最优性价比,可以灵活运用。一般在小功率场合可选用反激式。稍微大一些可采用单管正激电路,中等功 率可采用双管正激电路或半桥电路,低电压时采用推挽电路,与半桥工作状态相同。大功率输出,一般采用桥式电路,低压也可采用推挽电路。
反激式电源因其结构简单,省掉了一个和变压器体积大小差不多的电感,而在中小功率电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有些介绍中讲到反激式电源功率只能做到几十瓦, 输出功率超过100瓦就没有优势,实现起来有难度。本人认为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PI公司的TOP芯片就可做到300瓦,有文章介绍反 激电源可做到上千瓦,但没见过实物。输出功率大小与输出电压高低有关。
反激电源变压器漏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由于反激电源需要变压器储存能量,要使变压器铁芯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都要在磁路中开气隙,其目的是改变铁芯磁滞回线的斜率,使变压器能够承受大的脉冲电流冲击,而不至于铁芯进入饱和非线形状 态,磁路中气隙处于高磁阻状态,在磁路中产生漏磁远大于完全闭合磁路。
变压器初次极间的偶合,也是确定漏感的关键因素,要尽量使初次极线圈靠近,可采用三明治绕法,但这样会使变压器分布电容增大。选用铁芯尽量用窗口比较长的磁芯,可减小漏感,如用EE、EF、EER、PQ型磁芯效果要比EI型的好。
EPS电源又称EPS、EPS应急电源、消防应急电源,全称EmergencyPowerSupply(紧急电力供给)。EPS是以解决应急照明、事故照明、消防设施等一级负荷供电设备为主要目标,提供一种符合消防规范的具有独立回路的应急供电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应急状态下提供紧急供电,用来解决照明用电或只有一路市电缺少第二路电源,或代替发电机组构成第二电源,或做为需要第三电源的场合使用。
UPS电源及不间断电源,全称:uninterruptedpowersupply,是指当正常交流供电中断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变换成交流持续供电的电源设备。
EPS电源是在UPS电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不同行业产品,应用的使用时间相对较晚。
EPS电源与UPS电源两者均具有市电旁路及逆变电路,其功能区别是:EPS仅具有持续供电功能,一般对逆变切换时间要求不高,可有多路输出且对各路输出及单个蓄电池具有监控检测功能,日常着重旁路供电,市电停电时才转为逆变供电,电能利用率高。而UPS(在线式)仅有一路总输出,一般强调其三大功能:(A)稳压稳频(B)对切换时间要求极高的不间断供电(C)净化市电,日常着重整流/逆变的双变换电路供电,逆变器故障或超载时才转为旁路供电,电能利用率不高(一般为80%-90%)。不过在欧美电网及供电比较完善的国家,为了节能,部分UPS的使用场所已被逆变切换时间极短(小于10毫秒)的EPS取代。
在国内,EPS电源主要用于消防行业的用电设备或其他供电质量要求不高的用电设备,仅强调能持续供电这一功能,而UPS电源一般用于精密仪器负载(如电脑、服务器等IT业负载)要求供电质量较高场合;极度强调逆变切换时间、输出电压、频率稳定性、输出波型的纯正,无各种干扰等。
在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其电网为并网供电,电力充足而且完善,供电质量良好,为了节能而在许多场合并不建议使用双变换在线式UPS,而是推荐使用节能工作下的UPS(即CPS),CPS为EPS设计初期的雏形,基本原理一致。
UPS保护的是计算机、服务器类要害负载,如果系统瘫痪造成的是经济损失,而EPS属于消防类产品,保护的重点是人的生命安全,火灾或其它意外灾难造成的是人命的丢失。中国历来具有注重眼前经济避免损失,而不注重可能造成人命丢失的不良传统习惯。不过近几年来大型火灾的人命财产损失触目心惊,人们对消防安全意识已逐步提高,目前已出现好几个省在消防行业或建筑电气安装行业强制执行配置EPS应急电源的局面。
1、提供CAN、RS232、GPRS、以太网等多种接口,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可无线组网,采用APP远程管理。
2、提供自动充电、手动充电模式,也可刷卡充电,APP远程预约充电,二维码扫描充电等多种选择。